示信,大概是印章從古至今最本質的功能和作用。在先秦時期,“印”或“章”之字一般很少使用,而是稱為“璽”。后來隨著秦漢時期中央集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后,玉璽就成了帝王的專用,“國璽”被視為國家權力的象征。
并且官員所用的官印在印材的質量、印鈕樣式及印文的名稱都有嚴格的規定,而且印章當時不論是使用還是保管都開始制度化和規范化。漢朝就專門有掌管印章的符璽郎,到了明朝,印章管理便由司禮監進行管理。
在現代社會商業活動中,企業與企業之間在開展經營活動時,印章的使用仍是必不可少。公司印章作為企業意志的代表,加蓋在文件上就表示企業認可其中的內容,并產生法律效力,對企業具有約束作用。
因此,一旦企業印章的使用和管理不當,因為越權違規用章、私蓋、偷蓋等行為引起的法律糾紛屢見不鮮。
不說遠的,在這個月當中老干媽和騰訊的合同糾紛就是最好的例子,雖然后面已經查明了是個別人員偽造印章與騰訊簽訂合同,但其中暴露出的風險是值得我們警示的。
為了解決印章管理風險問題,確保企業、單位在印章的使用保管中的規范,思格特智能開發服務團隊推出了一款由智能設備和手機APP/電腦后臺管理系統組成的印章信息化管控系統,也稱智能印控儀管理系統。
印控儀可以實現自動蓋章、自動登記用章記錄信息等等,可代替人員直接管章和蓋章,手機APP遠程操作,有效的避免人員違規操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