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公司主要是指在汽車行業中專門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和供給的汽車公司。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與社會企業科技的進步,汽車行業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作為以汽車零部件生產與供給為主的汽配公司更是如此。我國民營汽車產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09年至17年,是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黃金增長期,但是在2018年卻以不到2800萬輛的成績,迎來近30年來的首次負增長,產量較2017年度同期下降了4.16%。
隨著外部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提高真身的競爭實力,除了做好市場規劃之外,還要優化好企業內部管理措施,這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效能,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意義非常重大。
我們以印章管理工作為例,作為企業對外身份代表以及對內行使職權的有效憑證,一旦被違規操作和使用,就會給公司帶來法律、經濟上的糾紛風險。公司陷入輿論的風口浪潮,一旦公信力下降對于企業自身業務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一個叫李某的85后女子,在其上級的安排下,以某汽車上海分公司的名義,對外與許多廣告公司簽署了多項廣告合同,廣告公司們在長達3年的時間里,為該汽車提供了公眾宣傳推廣服務,根據供應商所稱,相關業務的待付款將近11個億。
但最后該公司稱,李某不是公司的員工,關于與廣告商合作的事情,公司對此并不知情。李某以汽車公司名義對外簽署的合同所用印章系偽造,李某冒用公司員工身份、使用偽造印章對外簽署合同,已涉嫌偽造公司印章罪和合同詐騙罪。
對此廣告公司卻另有說法,表示:李某以該分公司名義發包給廣告公司,在對接過程當中有汽車公司廣告部門及大區相關人員對接,事后有大量業務確認,大量合同簽訂和活動執行,都有官方人員簽字和參與。并且三年時間廣告公司墊資做了11個億的廣告宣傳,汽車公司不可能不知情。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時間該糾紛案件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形成了巨大輿論風波。
我們先不說案例中真相到底如何,但人員違規使用印章給公司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卻是實實在在的,因此為了避免因管理不當而造成的違規用章行為,如今很多企業都通過智能印章管理系統實現了印章的信息化管理。如思格特智能印章系統,通過智能設備和手機APP的相互結合,即可實現企業印章24小時全天候自動監督管理,有效避免擅蓋、亂蓋印章行為發生。
智能印章系統報價咨詢,歡迎致電聯系珠海思格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