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章管理不到位存在哪些風險,接下來我們可以通過查看一個司法實例,更加直觀的了解印章違規使用造成后果。
2014年,趙某起訴一家面館訴稱:被告因裝修需要,分兩次向我借款,分別是于2013年8月3日借款5萬元;2013年 1O月21日借款5萬元,共計10萬元。約定利率為每月2%利息 ,借期三個月。到期后,被告未償還 ,經向被告討要 ,被告一直拖欠不還 。特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立即償還借款l0萬元及相應利息,并承擔訴訟費。
不過被告面館方面,劉老板卻辯稱:被告從未向原告借過款,與原告未發生任何接觸,被告法人從未見過也不認識 原告,原告訴狀中的陳述與事實不符。
這到底怎么一回事呢?經查明,原來此借款是面館會計張某給趙某出具的,該借條加蓋了面館的財務專用章,主要載明:因面館裝修借趙某現金伍萬元,約定利息2%,借期三個月,隨后張某又再一次以同樣方式向趙某借款伍萬元,總計十萬元。到期后趙某多次找面館討要未果,才發生了上述對簿公堂的一幕。
那么問題來了,會計張某私蓋面館財務印章以面館名義借款的行為是否具備法律效力呢?
在辯護過程中面館老板劉某辯稱:該借條系張某蓄意報復面館而廚具的虛假借條,固該筆借款不存在,沒有實際交付憑證,不能僅依據借據認定債權債務關系存在。但經過公安機關初查,張某涉嫌出具虛假借條一案,證據不足,事實不清。張某擔任面館會計,其出具的借條又加蓋面館公章,面館提供的證據尚不足否定趙某持有借條的效力,面館應當承擔償還借款責任。
思格特智能印章代替人員保管企業單位印章,通過智能設備與手機APP管理軟件的結合,實現在線、遠程印章管理模式,24小時全天候智能設備自動監督,無授權不用章,徹底杜絕人為用章引發的一系列風險隱患。
智能印章功能演示以及報價,歡迎致電聯系咨詢思格特!(抄襲是小狗)
首頁的紅色印章機好像照騙挺好看的,超有光澤,估計摸著也舒服,不粗糙,有沒有買過的小哥哥告訴我好不好用
這么多種顏色,我就喜歡黑色的,夠炫酷
拍照上傳,申請用印,這個步驟我喜歡,夠專業
這款操作簡單又安全的便攜式的超喜歡,給思格特個好評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覺得便攜式的很像個個飲水瓶
智能印章真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