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中國新聞網報道了《蒼南宜山“村章”留痕:從“紙來紙往”到“指來指往”》一文,介紹了推廣使用村級行政審批智能系統以來,宜山作為全國首個使用“智能公章”的鄉鎮,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此項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高度關注。
9月24日,副縣長李上清就此項工作的創新經驗做法,率紀委、組織部、政務中心、財政局等部門到宜山,進行專題調研指導。
“宜山鎮率先接過答卷,直擊痛點、難點,以創新推廣村級行政審批智能系統為契機,通過數字化賦能,把‘小微權力’關進籠子里,切實解決印章管理問題,倒逼村干部規范辦事、村民遵規守紀。目前試點村社針對村務財務、低保申請和農民建房類的信訪數下降58%?!币松芥傸h委書記林正縣在調研過程中如是介紹。
在試點宜一社區,調研組實地查看了行政審批智能系統,詳細了解了“智能公章”改革工作的開展情況、創新舉措和取得的成效,并實際體驗了“線上審批、拍照留存、全程留痕”的公章閉環管理流程。社區書記楊成濤介紹說,以前的“人情章、關系章”很難管理,現在有了這樣的系統,把公章關進籠子里,也杜絕了違規違法行為的滋生。調研組表示,宜山鎮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2分鐘即可完成簽章,有效破解以往審批效率低等問題,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讓“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成效落地落實。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調研組充分肯定了宜山鎮在改革工作上所作出的努力,并表示,宜山鎮委、鎮政府的高度重視,是加快推進改革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調研組指出,宜山村級“小微權力”工作服務性好、操作性強、效率性高,要在全縣推廣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提煉做法,爭取在全市推廣“宜山經驗”;“智能公章”改革工作體現了宜山鎮干部高度的責任心、強烈的使命感,和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和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值得全縣學習。調研組要求,要總結提升試點經驗,及時完善改正運行過程發現的問題,不斷明晰村級組織權力事項,融入陽光公開等項目,努力把試點建成亮點;要完善系統操作流程,進一步明確村級公章使用流程,完善操作系統,實現村級權力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要實現宜山經驗推廣,站在全縣大局的角度,進一步提煉出宜山在此項改革工作的亮點與經驗,供全縣參考推廣。